【地评线】贺兰山网评:用好网信办“金箍棒” 让网络“黑嘴精”不敢兴风作浪
当你在深夜刷手机时,突然跳出一条“某奶茶喝出蜘蛛侠”的视频,或是看到某财经博主用“企业破产倒计时”的耸动标题,别急着转发——这些可能就是网络“黑嘴精”在作妖!
为避免这些网络“黑嘴精”兴风作浪,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中央网信办近日亮出“金箍棒”,启动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要让这些躲在屏幕后的“黑嘴精”现出原形。(5月23日网信中国)
警惕“黑嘴精”的七十二变妖术。这群网络江湖里的“妖魔鬼怪”,玩起把戏来比孙悟空还多出几招:有组团刷差评的“水军游击队”,专挑企业新品上市时发动“差评闪电战”;有举着“正义大旗”的碰瓷专家,前脚发黑稿后脚就伸手要“保护费”;更不乏披着财经外衣的“神算子”,能把企业财务报表解读成“破产预告”。某新能源汽车企业就曾中招,被恶意剪辑的碰撞测试视频在24小时内播放破亿,股价应声下跌5%。
法律“金箍棒”专治花式作妖。别以为网络是法外之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24条早就给名誉权穿上了“防弹衣”,第1165条更给侵权者备好了“后悔药”——赔礼道歉加赔偿损失三件套。这次专项行动还搬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尚方宝剑,对敲诈勒索的“黑嘴精”,最高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4条请吃十年“免费餐”。去年某自媒体大V因编造“方便面含致癌物”被罚200万,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平台成“五指山”,压实责任是关键。专项行动更是给网络平台下了“紧箍咒”:热搜榜单要装“防火墙”,财经账号得配“测谎仪”,MCN机构需戴“紧箍圈”。就像某电商平台最近给2.6万篇涉企内容贴上“风险标签”,用AI把门比唐僧念紧箍咒还勤快。但光靠技术还不够,得学学“朝阳群众”发动全民监督——某社交平台推出“企业护航”举报专区后,涉企不实信息处理效率提升了70%。
合力打妖怪也要修好“取经路”。整治“黑嘴精”不能只靠雷霆行动,更要建好“数字红绿灯”:既要给企业配发“网络护身符”,比如某省工商联推出的“一键维权”小程序;也要给吃瓜群众安装“谣言粉碎机”,就像某地市监部门把经典案例改编成《西游新传》动画,让法律知识比短视频还上头。毕竟,健康的营商环境需要“全民打怪队”,而不是单靠网信办这个“孤勇者”。
当键盘不再是伤人暗器,流量不再是作恶工具,这场“清朗行动”才算修成正果。且看网信办的“照妖镜”如何照出魑魅魍魉,更期待每个网民都能化身“网络孙悟空”,让金箍棒所指之处,尽是清平世界。毕竟,企业不是唐僧肉,网络更非盘丝洞,是时候让“黑嘴精”们领教下现代版“大圣归来”了!(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刘纯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