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车建兴、新城王振华、月星丁佐宏等大佬发家后多搬迁总部,常州民营企业“何以为家”?

Connor okex官网下载 2025-05-15 2 0

文/新苏商记者张静文

5月13日晚间,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创始人、董事兼总经理车建兴因涉嫌违纪违法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车建兴是江苏常州人,并在常州创办红星家具厂,一步步做大做强,打造出红星美凯龙这一家居龙头企业。然而,在常州打拼出一番天地后,车建兴却选择将红星美凯龙总部迁至上海。

新苏商留意到,包括车建兴在内,不少在常州发家的民营企业家,都在后续的发展中,选择离开常州、将公司总部迁往上海等城市。常州的民营企业,似乎正在上演一场“何以为家”的选择。

红星美凯龙:

从常州家具城到上海总部大楼

1966年,车建兴出生于江苏常州,16岁辍学学做木工谋生,20岁便以一手木工绝活在家乡闻名。

红星车建兴、新城王振华、月星丁佐宏等大佬发家后多搬迁总部,常州民营企业“何以为家”?

车建兴 图源:南方都市报

1986年,车建兴偶然获得一份家具订单,赚了200元。如法炮制,第二年赚了上万元。敏锐嗅到家具行业的商业机会,第三年,车建兴在家乡常州创办红星家具厂,赚了50万元巨款,并于1990年在常州开设“红星家具城”,采用“前店后厂”的布局模式,除了销售自己打造的家具,还代理其它家具品牌,从由加工制造逐步转型销售。

1992年起,车建兴从江苏省内开始摸索,走出常州,在南京、苏州等地布局家具城。1997年,借鉴“Shopping Mall”模式,车建兴打造南京红星美凯龙家具城,创立了“家居Mall”的概念,一炮打响了“红星美凯龙”品牌在南京的名气。于是,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复制南京模式。

省内市场逐步稳定后,车建兴开始筹谋将红星美凯龙向江苏省外迁出。2000年,红星美凯龙品牌下第一个商场真北商场,在上海成立。

2017年年初,红星美凯龙高调宣布要将总部迁往上海虹桥。在合作发布会上,车建兴盛誉虹桥商务区为“世界登机口”。2020年8月4日,红星美凯龙总部正式告别常州,落户上海。

展开全文

红星车建兴、新城王振华、月星丁佐宏等大佬发家后多搬迁总部,常州民营企业“何以为家”?

红星美凯龙在上海虹桥商务区的大楼 图源网络

据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副总裁卢庆文所述,当初从常州搬到上海,红星美凯龙顶着巨大的压力。“当初来的时候,有的人不愿意来,人才流失;业务重心到上海了,成熟的大本营业务会流失,深耕的资源会失效,要重新打开局面;到上海去,成本骤然上升,财务有困难。”他说。

新城控股、月星家居:

常州出发,都要“搬家”

在常州发家后,却选择将公司总部迁出常州的民营企业家,不止车建兴一人。

1993 年,年仅31岁的新城控股创始人王振华,怀揣着创业梦想,与4个伙伴共同筹资,在常州创办了武进新城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也就是新城控股的前身。

红星车建兴、新城王振华、月星丁佐宏等大佬发家后多搬迁总部,常州民营企业“何以为家”?

王振华 图源网络

在常州刚起步时,王振华资金不够,就和村里人商议,先用村里的地,建好后把底层商铺给村民,算是抵债用。也正是这在村里起步的房地产生意,为王振华挣得了地产圈的第一桶金。随着团队和资金实力不断壮大,新城很快成了常州当地数一数二的房企,于是,不满足偏居当地,王建华计划冲出常州、冲出江苏。

2009年,在B股上市已八年、业务拓展至全国的新城控股,将总部从常州迁至上海。新城控股也从常州地方性房企发展成为以长三角为核心布局的全国性房企。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红星美凯龙的“同行”:月星家居。

1981年,当时还是木匠的创始人丁佐宏,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跟随师兄来到常州投奔师兄的亲戚。1988年,丁佐宏抓住了民营经济的“第一股春风”,成立“茶山月星木器厂”,也就是月星家居的前身。

红星车建兴、新城王振华、月星丁佐宏等大佬发家后多搬迁总部,常州民营企业“何以为家”?

丁佐宏 图源网络

2000年4月,丁佐宏带领月星家居首次进军上海市场,在位于澳门路的原申新九厂地块上,建立了一个10万平方米的上海月星家居广场(现名为“上海月星家居茂”)。

当业务拓展到上海后,丁佐宏发现,这里是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开始谋划月星家居的转型。2003年,丁佐宏凭借着敏锐商业嗅觉,前瞻性地发现普陀区130号地块的巨大价值,斥巨资拍下,并在这块地上打造出以215亿元年销售额登顶2024年上海商业销冠、日均客流突破10万+的商业综合体——上海环球港,开始实现月星从传统家居连锁企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丁佐宏也将月星总部设在了上海。

总部频繁迁出

常州留不住本土民企?

看到如此的多的本土企业总部选择从常州向外搬迁,有人疑惑:常州难道缺乏一片营商沃土,留不住本土民营企业家吗?

实则不然,这还要从企业类型说起。红星美凯龙、新城控股、月星家居三家企业的业务重心,都和房地产行业有关。

“对于与地产相关企业来说,融资和土地是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而作为江苏的三线城市,常州在这两方面能够给予企业的条件,并不比上海优越。为了谋求企业进一步发展,加之地缘亲近,因此,地产企业和上市公司,趋向于将总部和业务中心往上海搬迁,这是很正常的行为。”河海大学区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智库首席专家刘奇洪向新苏商介绍。

这正如红星美凯龙总部搬到上海之后,卢庆文曾说过话:“如果没来上海,美凯龙可能就是‘地方土老板’,变成不了全国性的家居卖场龙头。”

刘奇洪还补充道:“目前,仍然有不少来自苏锡常的企业,虽然没有整体搬迁,但将销售总部、研发总部等设立在上海,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商业格局。这都是基于企业进一步发展做出的规划。”

而相较于房地产,常州的优势发展更在制造业上,凭借着制造业根脉和多元工业场景,吸引了不少制造业企业在此落户。

例如,曾在常州创办江苏铁本铸钢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家戴国芳,虽在2010年转战盐城市响水县、成立德龙镍业,但并没有放弃常州这块制造业厚土。

资料显示,戴国芳的“德龙系”公司在溧阳开办了溧阳宝润钢铁有限公司、溧阳龙跃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和溧阳瑞达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现已被江苏省溧阳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下属公司获得),建设了多个生产线,形成炼钢、热轧、冷轧全产业链的生产格局。

编辑:张静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