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做到的?合肥“00后”女生,8个月从203斤减到110斤
“叮铃铃——”伴随一阵清脆的闹铃声,清晨6:30,吴方玉迅速起床,在洗漱完毕后,便开始每天雷打不动的步行到单位……从去年2月至今,这位“00后”姑娘的微信朋友圈里,几百天的运动打卡记录诉说着一个蜕变的奇迹——从203.4斤到110多斤,这是用自律重写人生的蜕变故事。
203.4斤的触动
让她下定决心改变
“以前的照片我自己都不敢看,太胖了。”5月12日下午,面对记者的请求,吴方玉翻出手机里的旧照。照片中的女孩脸庞圆润,宽松T恤也难掩身形。
2001年,吴方玉出生于安徽庐江县。2022年,通过考试成为合肥市包河区烟墩街道欣园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
这份需要频繁走访居民的工作,让她的体重问题愈发凸显:“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上门走访时,即便居民们很友善,我也能感觉到他们眼中的担忧。”
展开全文
吴方玉坦言,自己从小就是个“胖姑娘”,贪吃的习惯和不爱运动的性格,让她在2022年入职时体重已接近200斤。而2024年2月18日早晨那次称重——203.4斤,彻底触动了她。
对于身高1.58米的她来说,这个数字意味着身体已处于过度肥胖状态。那一刻,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为了健康,也为了更好地拥抱生活。
为了减肥、为了健康
我愿意挑战自己
起初,吴方玉的减肥之路并不顺利。
她尝试过跑步、游泳等运动,也轻信网络博主推荐,购买各种减肥产品,甚至极端节食,只吃单一食物,结果不仅体重反弹,还导致身体营养不良。
“减肥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要改变生活方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的建议下,吴方玉终于找到了科学的减肥方法。
从去年2月开始,她每天提前半小时起床,放弃骑电动车,选择步行上班。第一天,近4公里的路程走下来,她的脚底就磨破流血,但骨子里的倔强让她咬牙坚持。随着时间推移,曾经艰难的路程变得轻松,如今她每天上下班来回8公里,还能一边走一边欣赏沿途风景。
饮食上,吴方玉也经历了痛苦的克制过程。曾经无肉不欢、嗜甜如命的她,开始认真学习计算食物热量,研究营养搭配。冰箱里的高糖饮料换成了矿泉水,零食抽屉被低糖水果填满。“路过烧烤摊时,香味勾得人直咽口水,但我告诉自己,熬过这段时间,就能养成新习惯。”
如今,她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在晨光熹微中,自己汗流浃背却满脸坚毅的自拍。这些照片,是努力的见证,更是一步步蜕变的珍贵记录。
当自律成为习惯
开启健康生活新方式
“社区工作特别忙,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 吴方玉将运动巧妙融入工作:走访居民时选择步行,午休时间到社区健身房做拉伸运动。在忙碌的工作间隙,她总能找到锻炼的机会。
经过8个月的坚持,到去年国庆节,吴方玉完成了华丽蜕变。同事们惊叹:“简直像换了个人,身材好了,精气神也完全不一样!”曾经因为肥胖自卑的她,如今走路带风,自信地组织社区活动,站在舞台上发言也毫不怯场。
“哪有什么减肥秘诀?不过是坚持罢了。”吴方玉指着手机里的打卡记录感慨道。现在的她不再执着于体重数字,而是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减肥是为了健康,极端节食和过度运动只会伤害身体。”
在包河区烟墩街道,越来越多居民像吴方玉一样,在社区倡导的“科学健身+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下,开启了健康生活新方式。
吴方玉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蜕变传奇,更激励着无数人相信:当自律成为习惯,改变的不仅是身材,更是整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在科学健身的过程中,收获了健康与快乐。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王峰
通讯员:胡晓松
来源:合肥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