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公开聊天记录指责学生娇惯,也太玻璃心了
文丨宗和
学生私下问老师问题,结果被老师公开“处刑”?
据潮新闻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彭泽润在学生私下询问其作业问题时,将他和学生的聊天记录转发至近500人的课程群内,并指责对方“你在家里是依赖妈妈依赖惯了吧?”
网帖引发热议后,有该课程群内学生表示,学校内部据说正在开会处理,“想等等看”。学校宣传部有关人员回应称,“相关部门正在核实相关的情况,如果情况属实,学校会给予相应的处理。”
看了下聊天记录,这本是件再小不过的小事——
2月20日晚,学生私下询问彭教授,“老师您好,请问可以发一下这个图片上说的规范模板吗?新进群看不见。”彭教授回复:“你不问同学,怎么问我呢?”这么说了后,彭教授似乎还不解气,遂将聊天记录转发到课程群内。
大学教授门生众多、事务繁杂,彭教授担任汉语专业的博导,还是书法等多专业的硕导,如果不是学术上的专业问题,规范模板之类的小事,找同学问问确实更合适。
该同学刚从外院转到文学院,看不到群里之前的聊天记录,也没有认识的同学,如果在群里求助师兄师姐,相信会有热心人告知。
我看了后,第一感觉是该同学性情单纯直率,且勇气可嘉。我上大学那会,除了专业知识或论文遇到疑惑,这种小事,是不敢主动找老师问询的。
可退一步想,小事问一下老师,又何妨呢?
彭教授若没有时间回复,或者疲于事无巨细地回复,大可以不回,或引导学生求助其他同学,这事也就过去了。像现在这样,公开聊天记录再在大群里说人家“娇生惯养”,让人社死,既没必要,也让人纳闷——有时间大张旗鼓地怼人,就没时间给人发个模版?
我猜想,彭教授之所以大动肝火,与其说是怪学生依赖心态重,不如说是怪年轻人不知轻重,这点小事也敢来烦我,也太不把教授的地位和权威放在眼里。
展开全文
如果认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问问题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也没必要有身份上的顾虑。但如果认为师生之间的权力差距很重要,有高下之别,哪些问题该问,哪些不该问,其中颇有门道。循着后面这个思路,教授觉得自己被冒犯,不奇怪。
所以,彭教授这么做,往小了说,显得太小心眼,斤斤计较,不符合大学教授该有的格局;往大了说,有利用自己教授职权和地位,打压、规训学生,彰显自身权力的嫌疑。
现在学校方面回复说会调查处理,但我很难想象学校会怎么处理。因为这既非高校最忌讳的学术不端,似乎也上升不到师德师风问题,顶多说教授表达方式不当,对学生欠缺耐心。
此事持续发酵后,彭教授的过往言论被扒出,更有网友发帖爆料称,彭教授曾给学生微信发语音称“把你的生活照发一张给我备注,方便我认识你”,在得到回应后又让发正面照片,“这脸都被猫遮住了,躲起来干什么?”还有人说,彭教授让研究生给本科生上课、让学生去乡下帮他母亲割稻子等。
这些传闻有待学校证实,如果属实,性质就不一样了。
高校师生之间权力不对等,教授往往掌握着学生毕业的生杀大权,但只要学校反馈机制畅通,学生投诉能得到及时响应,就不会孤立无援,也敢于追求平等的对话。反之,如果学生问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都要被公开羞辱,那不免让人担心,教授是不是已经被权力“娇生惯养”到某种程度,早已忘记了为人师者的本分。上位者的权力若不受约束,干出各种越界的事,都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