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人民币“朋友圈”再扩容!

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4-09-18 22 0

编者按:人民币国际化又有新突破。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毛里求斯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什么是双边本币互换?对经贸有何利好?9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在《国际商报》发表评论文章。

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毛里求斯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130亿毛里求斯卢比,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中毛建立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将有助于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扩大中毛间本币使用,促进双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在更早的8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越南国家银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进一步促进双方在本币结算、本币互换以及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合作。5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泰国银行签署《关于促进双边本币交易合作框架的谅解备忘录》。与中国进行货币互换合作的国家和地区名单正在越拉越长。

截至2024年9月5日,中国累计已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过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效协议超30份,互换协议总规模合计超4万亿元。

1

●●●什么是双边本币互换?

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是两国央行约定在一定的条件下,任何一方可以一定数量的本币交换等值的对方货币,用于双边贸易投资结算或为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到期后双方换回本币,资金使用方同时支付相应利息。

2

●●●双边本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何影响?

双边本币互换安排是国家间经济金融领域合作深化的表现,有利于便利双方贸易投资中使用本币,规避汇率风险。央行间本币互换也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使用本币互换有助于降低美元的使用,解决他国美元荒的问题,也有助于提升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双边货币的国际化。截至目前,已有超过80个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到其官方储备货币当中。从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和融资货币的占比来看,今年7月,在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占比4.74%。连续第9个月排在全球第四位。人民币国际支付价值份额从6月的4.61%上升了0.13个百分点,创有数据记录以来新高。7月份人民币作为全球货币在贸易融资市场的份额提升到6%,超过欧元占比。人民币作为国际上支付货币和融资货币的占比均创出历史新高,在世界各国货币中排名居前。

刘英:人民币“朋友圈”再扩容!

展开全文

▲截至2024年7月,世界主要货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份额。数据来源:SWIFT、WIND,作者制图

3

●●●双边本币互换对经贸有何利好?

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签署时属于备用性质,在实际发起动用前双方不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协议签署规模为一方可动用另一方货币的最大金额。使用央行间本币互换协议时,任何一方可以发起交易,以一定数量的本币交换等值的对方货币。互换的发起和收回都为本币,并不承担汇率风险。互换发起后,协议双方还将定期根据最新双边汇率调整互换金额,减少因某一方货币汇率波动引起的质押物减值风险。

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有助于加强跨境贸易与投资。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在跨境贸易与投资中,直接使用本币进行交易,而不是经过美元或其他货币进行兑换中转,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汇兑成本,而且可以提升交易效率。美联储加息或降息都会引发全球美元潮来潮往,对其他国家的货币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美元回流、其他国家的货币被动贬值等。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同程度地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产生负面溢出效应。当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5.5%的高位,本月起美联储有望步入新一轮的降息周期。使用本币互换则有助于降低美联储货币政策负面溢出的影响。作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十多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的水平上,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融资货币乃至储备货币中占比的提升,尤其是中国与相关国家直接使用本币进行贸易与投资,不仅有助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而且有助于降低不确定性风险。

刘英:人民币“朋友圈”再扩容!

刘英:人民币“朋友圈”再扩容!

重要!重要!重要!

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大家可以将“人大重阳”设为星标

再点右上角三个点

就能看到“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人大重阳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评论